只要去打开微信朋友圈,出现微商广告也是不可避免的。微商售卖的产品涵盖人们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它也变成一些人的购物途径。
可直以来,微商售假、无安全保障、无售后等问题屡见不鲜。
6月1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电子商务法草案三审稿,微商拟被纳入监管。
重庆商报记者日前就此对消费者、微商群体、电子商务专家进行了采访,对微商销售乱象以及未来可可以存在的执法难点等内容进行了调查梳理。
现象
微商“套路”多 一不小心就中招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发布的《2017中国微商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微商从业人员规模大约2018.8万人,我国微商行业市场总体规模达到约6835.8亿元。
微商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便捷了人们的购物,可同时也滋生出大量的问题。记者联系到几位曾被微商“套路”过的市民,采访了他们的经历。
1、声称代购直邮
卖的却是歪货
进入夏季后,防晒霜成了很多女孩的标配,家住南岸区的胡琴最近却因为买防晒霜被“套路”。
“你看嘛,这个防晒霜一看就是假货。”6月26日,胡琴见到重庆商报记者,拿出自己从微商处购买的某品牌防晒霜,并展示出多张从网上下载的该品牌防晒霜真假对比图表示,自己从包装、盖子、生产批号等去作对比,发现微商卖给了她假货。
胡琴告诉记者,此前,自己从一个美妆网站认识了一名化妆品微商,这名微商时常在网站发布一些代购信息,号称货品都是自己及家人从国外代购回来。
因价格实惠,胡琴加了这名微商的微信号。
胡琴翻看这名微商的朋友圈,发现这名微商竟然是自己大学的学妹,由此,胡琴对这名微商产生了莫名的信任感。“当时翻了她的朋友圈,的确是学生,也的确不是每天都在发广告,觉得很诚实。”胡琴讲,自己遂从这名微商处购买了几瓶某品牌防晒霜。
结果收货后一查询对比,发现与正品相差很大。她找到那位微商,微商承认自己只是代理,东西来源是某总代理商,东西真假不明,如何处理要问一下。
“或许一开始微商就是从我朋友圈看到我从哪个学校毕业,才与我套近乎的吧。”胡琴觉得,自己被微商“套路”了。
九龙坡区的彭亮也碰到过被微商欺骗的事情。
大约在一年前,他从某号称果园直发的微商那里买了一箱越南芒果,根据微商提供的资料,这一芒果的原价很高,目前是半价销售,已经卖了几百箱,好评如潮,一箱有10斤重,个头比手掌大,果核薄,味道甜。
可彭亮后来收到的货品中,大的芒果只有一两个,其余全是小的,味道非常淡,不好吃,并且去实体店一对比,发现更像国产芒果,价格还不比超市便宜。“花了实体店的钱,买到不如实体店的品质,下次就不会上当了。”他讲。
2、被忽悠成为代理
交钱还要发展下线
渝北区的朱茜最近被作为微商的好友骗了。
故事要从一盒面膜说起。
朱茜的一位好友在做微商,卖的是某进口面膜,售价650元/盒。朱茜的好友透露,成为代理后拿货会分成便宜,更以自己举例称,其从用面膜到成为代理,目前已经是地区总代了。在好友的引导下,朱茜也对成为面膜代理产生了兴趣。
朱茜先是前往好友提供的一个微信公众号注册,根据指引填写资料申请代理,并交纳了398元的会费。本以为成为代理之后,就可以销售面膜的她,并没想到下一步是再招代理。
朋友说的是当了代理进面膜有折扣,进得越多越便宜,我一次性进1箱(10盒),价格600元/盒,如果我想拿到最便宜的进价——200元/盒,要进货20箱(200盒)面膜。卖价是650元,中间差价就是代理挣的。
朱茜补充道,代理不用发货,只用交钱囤货,产品统一放到区域仓库由工作人员帮忙发。
可等朱茜真正注册变为代理后,平台又对其发布了进一步的规定。
“要求再拉5个代理注册才可以有提现,另外,新来的5个代理注册后、卖了货后,拉他们来的人有现金提成。同时,被新拉进来的代理也有再找5个代理的要求,如此往复。”看到需要不断拉下线的规则,朱茜察觉不对劲,随即停下代理工作,而缴的会费,和囤货给的钱只能自认倒霉。
3、朋友圈买食品
吃过之后才发现是“三无”
微商的到来给了小作坊“创业”的舞台,一些没有实体店,没有营业执照的个体,开始在朋友圈、微店售卖自制的产品。打着天然无添加的口号,包装上看似精美,却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刘先生是一款在朋友圈售卖的麻辣牛肉干的常客。他告诉重庆商报记者,该牛肉干在朋友圈销售非常火,自己从2016年就开始买这款牛肉干,一罐130克的牛肉干,售价超过30元。
记者根据这款牛肉干生产企业的信息查询发现,该企业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为去年10月,经营范围为“食品加工”。那就意味着,在注册之前,该牛肉干或许是家庭式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得知该消息,刘先生想起微商们经常上传的加工过程,还有一次吃到小竹签的经历。
据他描述,加工的话,就是一个普通的大锅,工人握着大铲子搅拌,也没看戴手套什么的,看起来非常的简陋。
有一次他吃到过一根类似小竹签的东西,但是微商解释是牛肉干制作过程遗留的香料,类似于晒花椒时没清理干净的小枝,在加香料时也一起倒进去了。“目前想起来可能是在不卫生制作环境下落入的渣滓,回想起来还是感觉很恶心。”
监管
电商立法 微商拟纳入监管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网上零售额达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电子商务服务业营收规模达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3%。
可电商迅速发展长期伴随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6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电子商务法草案三审稿。我国第一部电商领域综合性法律法规有望出台。
三审稿第十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电子商务经营者,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及利用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
实际上,在草案一审、二审过程中,不少声音建议将通过微信、网络直播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涵盖在内。
本次三审稿最终采纳了此建议,把微商纳入监管范围。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告诉重庆商报记者,将微商等纳入到监管范围之中,有助于推动电商、微商行业健康良性发展,使电商创业者明确履行管理责任的法律风险。
分析
成投诉重灾区 或是微商被监管原因
著名电子商务专家、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沈红兵告诉重庆商报记者,电商经过野蛮生长后,近几年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可进入门槛低,缺乏完善的交易系统的微商,更是乱象丛生。这些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微商一旦与消费者发生纠纷,往往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根据中消协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17年上半年受理远程购物投诉22804件,占销售服务类投诉的53.1%,其中“微商”小店,进入门槛低,缺乏完善的管理系统,维权困难成为投诉新热点。
“本次草案三审稿拟将微商纳入电子商务法的监管范围,是基于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虑。”沈红兵说,一些大的第三方平台对于售卖食品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提供检验报告等,对于消费者权益有一定保障,但微信朋友圈售卖的东西很多都是三无,若消费者和卖家发生纠纷,卖家可直接删除消费者,消费者后期追责、维权都很困难。
此外,他表示,将电商、微商等纳入统一的监管之下,也有助于后期进行电子商务税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