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高考成绩揭晓,填报志愿成了当务之急。“到底填哪所学校才好?”不少家长和考生纠结万分。今年随着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兴起,针对填报志愿中的痛点,一批高考填报志愿APP涌现,争食后高考经济的商机。
填报志愿历来是件让家长考生头疼的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批能提供信息查询、院校推荐、专业推荐的高考志愿通、志愿填报指南等软件产品应运而生,为填报志愿提供了方便。近两年移动互联方兴未艾,随之出现更多的志愿填报APP,用户只要通过手机便可方便地查询,智能化地模拟填报志愿。
手机百度今年推出了“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利用大数据分析,为考生提供高校推荐、学校报考难度预估以及专业推荐等信息。记者打开填报助手,页面跳出“让每一分都有意义”的文字,颇具吸引力。填写所在省份、文理科后,再填入自己的分数查询,系统就会依据大数据推荐出适合的学校,甚至还能看到自己在所有关注该学校的考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报考的难度。
考生和家长使用填报助手的热情颇高,截至昨天17时30分,已有1361余万人次点击搜索。百度在页面提示,预测结果是根据搜索热度和往年分数线而来,由大数据分析得出,“仅供参考,请慎重填报”。
“优志愿”、“高考帮”等一批志愿填报APP应用崭露头角,也给考生家长带来便捷和丰富的信息。一家新推出的志愿填报APP的老总坦承,当年自己填报志愿时头疼不已,深知其中的烦恼,因此希望能提供一个产品,帮助考生用最经济的分数上最理想的大学和专业。记者点击另外一款APP,查阅到20多个省市近5年来的参考招生数据等,并清楚地看到目前在同一平台有多少人在报考相同的学校,机器由此根据考生的分数估算报考的成功率。
小赵最近一直在使用填报志愿APP,他说,过去都是依赖父母、老师等的推荐,听来听去,各有道理,很难选择。最主要的是信息不对称,而现在只要打开APP,随时可以看到心仪的学校和专业的热度,选择大学不再一头雾水了。考生家长王女士最近也在手机上下了几个填报志愿APP,一有空就打开来看看,“现在功能比过去多了,有疑问可提出来,会有人解答的”。她表示,虽然有的数据还不完善,有的没有及时更新,但与以往相比,感觉相关的信息了解更多了,因此心里也更有数了。
不过有些人用过这类APP后纷纷吐槽作用有限,比如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回答,特别是个性化的问题很难得到满意的服务。一位有心人发现,在百度热力图上,热门学校区分度不大,“其实热门学校不是秘密,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哪些学校和专业异常热门”。本地一位多年从事填报志愿的老师表示,这些APP用起来直观方便,对学生填好志愿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考生不要把它当作唯一的参考,最好综合各类信息,如老师、家长、亲朋好友、学长等的建议,加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最终填报一个理想的志愿。
记者看到,不少志愿填报APP是免费的,个别的是完全公益性质的,制作者凭个人兴趣做的。而另外一些APP有的下载时需要一定费用,更多的则是其中的大部分项目免费,但有的核心项目需要付费。如一个APP免费的信息2小时更新一次,而收费的VIP则享受实时和优先服务。另一个APP则提出,2000元起步在网上可选专家,如果客户有特殊的需求,则可根据费用提供相应的服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的志愿填报APP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向中考等延伸。和其他迅猛增加的教育类APP一样,只有真正解决考生家长问题的,才会最终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