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正被“运动”刷屏
“本次跑步共10.67公里,耗时1小时01分45秒,平均时速9.89公里,共消耗卡路里663千卡。”这是记者微信朋友圈一小伙伴晒出的运动成绩。
以往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看到的都是晒娃、晒美食,而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手环的普及,一些运动健身类的辅助APP让很多网友“晒运动”,每天都在朋友圈“打卡汇报”自己的运动战果。
“快走1小时能消耗多少卡路里?每天吃多少、运动多少才会瘦?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APP找到答案。”每天坚持锻炼的小陈表示,人都有惰性,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运动,比如工作忙、参与聚会等,打乱运动步伐。她之所以下载运动软件,主要是督促自己坚持锻炼。
一项关于移动健康类应用的调查数据表明:19%的智能手机用户在他们的手机中至少安装了1个与健康有关的应用程序。
市场调查机构IHS发布的报告称,运动及健身方面的应用程序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其下载量将从2012年的1.56亿次增长至2017年的2.48亿次。
运动记录数值有误差,别过分依赖
手机下载一款计步APP,随着你的运动,软件会记录你的步数及消耗的卡路里,这是目前最简单的一款运动软件。
然而,手机里有计步器功能或者戴过运动手环的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明明自己数的步数是3000步,怎么手机里才显示2800步,那200步居然被手机给“贪污”了!还有人偷着乐:我只是戴着运动手环洗衣服,居然也给我计了300步!
“这些运动APP的计步服务原理是,人在步行时重心会有改变,设备中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受到重心移动并进行计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师吴严冰说,每款智能手机或运动手环的成本不一样,其所使用的传感器和协作器的质量和敏感性也有所差异,而每款APP的计步、热量消耗等也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手机摇晃幅度、信号强弱也会影响记录。所有这些就会导致记录的步数有误差。
今年年初,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莱温顿曾对4款著名运动手环做过横向对比。结果显示,不同设备在计步、计算热量消耗等多项数据上都存在偏差,行走距离在不同设备上的差距达到23%。
健步运动有无效果,不能光看步数
运动强度是锻炼中的关键因素。吴严冰说,走路要健步走,微微有些出汗的感觉才能达到运动目的,散步式的走两个小时达到的1万步,比不过半小时有氧运动。“因为人群身高差异较大,我们平时的步幅大约是身高的35%~45%,健步走的步幅应比这个大一些,达到身高的50%以上才会起到锻炼效果。”
使用运动APP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即使做相同的运动,热量消耗也有差异。吴严冰建议,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锻炼方式和运动量,普通人如果要保持现在的健康状况,每天行走的步数以6000步左右为宜,若想提高身体素质,则需达到1万步。而跑步则不少于10分钟/次,且一天至少2次。
对一些较真儿的人来说,运动APP可能并不是件好事。吴严冰说,比如身体已经很疲劳了,仍然一味坚持走完1万步,很有可能适得其反。而有的人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走了10000步,自己就一定要走11000步,导致身体吃不消。
“运动APP可以提高锻炼者的运动兴趣,但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过分依赖。”吴严冰解释说,现在的运动APP大都是行走、跑步类别的,只能进行心肺耐力的锻炼以及部分调整脂肪百分比(就是常说的减肥),而全面的健康锻炼还包括肌肉力量与耐力、柔韧性两个方面。若想做到真正全面的健身,不妨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测出自己的心肺功能、代谢状况,开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健康监测可能被多种因素干扰
现在,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和配备传感器的智能手机的运用,让每个人成为移动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测脉搏、心跳等生理指标。但这是否精准呢?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类设备发现的血压、心率异常,是否足以取信呢?
“目前各种可穿戴医疗设备上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并未到诊断级别用途。”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王永霞说,比如不少手机具备的心电图检测,常见的可穿戴设备收集的信号都是单导联的,远没达到临床上使用的同步12导联的精确要求,其数值也自然达不到临床诊断级别的要求,如果盲目使用,会导致误诊。
苹果公司最初希望苹果手表能检测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但发现相关传感器的表现无法达标。例如,手腕上的汗毛、皮肤是干性还是油性、手表带的松紧程度都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
可穿戴医疗设备在采集本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王永霞说,比如,临床上患者测血压前要安静休息5分钟,测血压时最好定时、定体位、定手臂、不要讲话、不要活动肢体,双脚一定要平放在地面,不能跷二郎腿测血压。“没有医护人员的指导,寻常人是很难做到这些的,也就会影响到数值的准确性。”
此外,采集过程是需要将脉搏跳动产生的光波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然后被智能手机等设备识别并进行统计分析。这个过程会受到很多干扰,比如周围光线的明暗就会有影响。在使用这类设备时,户外人机交互环境更为复杂,存在各种噪音干扰,这些都会对数据采集的精确性产生影响。
“如果要采信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数据,医生还要在此之前充分掌握患者的状况,也就是说该患者早就是医生的病人,否则那些数据没有多大辅助诊断意义。”王永霞解释说,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检体,患者在场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健康APP不能代替医生诊断
每个月都有上千的移动健康应用上线,你可以用它来监测情绪、热量消耗甚至月经期,从而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中医体质测试、催眠大师、减肥小秘书、用药助手……如今,智能手机上的健康类APP产品,花样越来越繁多。很多人不再依赖医生和护士的建议,转而去求助健康APP。
“打开智能手机,轻触一个APP,就能检测皮损是良性黑痣还是恶性的黑色素瘤。”这是一些美国手机应用程序开发商为产品冠上的说明。然而,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在去年对四种据称可以探查皮肤癌的手机应用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即使是准确性最高的应用,误诊率也在33%。今年初,有两款黑色素瘤诊断应用已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罚款。
曾有好事者抽样1500个健康APP并作记录,结果发现有超过300个的APP宣称能治愈一些微小疾病。然而,他们的应用原理大多是手机发声“治疗”,当然也有人利用手机光源和震动来“治疗”疾病。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刘永生说,确实有一些基于大数据的健康APP,能根据个人提供的生理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警示测试者正在向某类疾病靠近,但结果仅可当作参考,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因为测试者的自我感觉会有偏差,不同人的差异会很大。更重要的是,诊断疾病需要很多环节的,并非一个APP就能简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