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生态强劲生长,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越来越多“新农人”加入到农产品微商的队伍中来。作为原涉农刊物《农村青年》媒体人员,工作之便利,接触了众多新农人及相关组织,这里,也掰一掰我所知晓的农产品微商,并分享本人的一些不成熟观点。
产品是所有微商经营的核心对象
回归到经营的本质,产品可以说是本质中的本质,是所有商业组织经营的核心对象,好产品对于农产品微商而言,可以说是一把必须磨好的“剑”。这把剑是所有营销活动的起点,是微商江湖致胜的核心武器。
对于农产品而言,产品的本身具有许多其自身特点。地域的差别,品种的异同,甚至产品种植方式的不一样,都会使得产品本身难以标准化(相对工业产品而言)。在营销层面,难以标准化是弱点也是优势,找精准用户,开辟适合的营销渠道,推广模式,都应该在深度解剖产品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无论是种植类产品还是养殖类产品,都应在深刻充分提炼产品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用户画像分析,以产品为基础找对用户,是所有农产品微商必须要下足的功课。充分解析产品的特性,功能,适用人群,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传播素材加工,选择合适的传播通道和营销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有些做农产品微商的人一讲就是褚橙,潘苹果。其实仔细琢磨一下,褚橙、潘苹果这类品牌,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有什么样的产品去匹配什么样的资源,同样,有什么样的资源,应当匹配什么样的产品。马云在马桶上蹲着就想出个天猫,而且还被亿万人挂在嘴边,你可以想想,如果是你也在马桶上想出来的天猫,会不会有人觉得臭呢?
性价比永远是顾客的不二选择
对所有顾客而言,性价比永远是他的不二选择。当然,这里的性价比,就营销层面而言,其实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价值的认知”。这种认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相当的个性存在,可以认为是产品本身价值+附加价值的总和,是市场对产品价值的认可总和。
曾经有朋友跟我说,我想做一个高端的橙子品牌,因为褚橙也卖得很贵,利润可观。哥们,很多人买褚橙是根本就是想通过吃褚橙的方式,和褚时健褚老发生这种“超距离神交”的关系,以此得到一种超越产品领域的满足感。你的橙子,叫褚橙吗?
附加在产品上面的光环,不是每个人都能往上施加法术,人人都想成为哆啦A梦,但那只能在闭目养神的时候发生。在一定角度而言,不管你的产品包装的多么精美,穿着多么诱人的外衣,除去之后,剩下的,还只是产品。(这个世界有脑残粉,但在资讯越来越发达的当下,这种粉会越来越少,而且,本身培育“脑残粉”的过程就相当复杂,做小小微商,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让顾客以低于市场平均成本的付出获得更优质的产品,这才是王道)
还原农产品的本色,拒绝过度包装
妄图通过过度包装来吸引用户的生意,始终不是长久的,而且,如果没有特定的销售渠道,这直接就是一种“作死”的行为。农产品如果以奢侈品营销的模式来做,违背了商业的最基本逻辑。面子和里子,对芸芸众生而言,大多数人的选择,显然里子会比面子重要。(不排除某些区域,领域,有人把面子当里子的,那暂且另当别论)。
摸着良心搞生产,别有一夜横财梦。这才是真正涉农微商人应有的情怀,无情怀,不涉农。在国内,涉农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回报期长,风险较大的行业,当然就微商而言,选择做农产品,还真是必须有情怀,这是一种坚守,一种为顾客提供有良心,信得过的产品的情怀坚守。在缺乏信任,食品安全危急频发的当下,涉农微商如果能充分运用“朋友圈”这种强关系的备书,稳打稳扎,还是有机会滴。
过度包装还体现在过度强调产品体验上,有人在想,我卖柚子的,是不是配给一个剥柚子的刀方便顾客剥柚子呢?顾客吃完柚子,柚子皮要丢掉,是不是应该配一个小小的垃圾袋?吃完柚子要擦嘴巴,是不是应该配一包纸巾?……无休止的过度强调体验,空想式的做产品设计,出现在不少涉农微商的产品中。过度强调产品体验,会极大提高顾客的消费成本,降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是的,其实,我只想买一个柚子,其实,我只想买一斤小米,难道我买小米你还要给我一个锅,难道煤气炉你也送吗?地球人都知道,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如果出在猪身上,那就是猪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