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依托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微博微信,通过微信息和微交流开创了一个“微时代”,而微商也悄然兴起,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在一步步影响着港城人的生活。然而,如何利用好移动社交这种新型传播渠道,规范发展微商等新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值得微商、消费者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关注和思考。
港城市民悄然进入“微时代”
上个月,市民颜女士在陇海步行街附近开了一家重庆美食馆。店还没开,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就已经传开了,亲戚朋友帮忙转发自然是少不了的。“肯定要先用微信宣传,让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家店啊。”颜女士说,开店不到10天,微信里的朋友就从原先的300多人,一下猛增到近千人。
笔者了解到,在港城,利用朋友圈做起熟人生意,正由一种网络时尚逐步成为大众消费模式。市民刘思雨一边在家做全职太太,一边通过微信、微博和qq,利用身边庞大的朋友圈做起了欧美代购,月收入正常在3000元以上。
不仅如此,港城很多有实体店铺的商家也瞄准了这个机遇,把线上与线下经营相结合,一边在店铺实体销售货物,一边通过微信等手段接受订单,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在万润街、陇海步行街等热门地段都有实体店铺的“武汉周黑鸭”就是如此。“每天上午、下午,固定时间发布商品的信息,一来方便顾客知道,二来也可以微信下订单,我们送货上门。”店铺老板金先生告诉笔者,坚持了一年多后,线上的营业额与实体店几乎是不相上下了。
海水和火焰同在的“粉丝经济”
虽然,在“刘思雨”们看来,通过微信做代购是个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但很多人却未必如此肯定。“一天到晚刷屏,看着都烦。”市民吴先生是名中学老师,而他的微信朋友圈里,也有近一半的人做起了微商,每天刷屏都是广告,令他心烦不已。由于进入微商的门槛低,在微时代的发展初期,也出现了不少令人烦恼的乱象,恶意刷人、刷屏、刷单,甚至利用传销模式进行渠道拓展,也让很多人逐渐远离微信朋友圈。
如果说,远离微信朋友圈的人好比海水,那么,留下来的则如火焰一般。而他们就是微商们追逐的目标人群——“粉丝”。笔者调查发现,港城本土微商群体销售物品中,最为火爆的莫过于美食类,像是销售牛肉酱、酸菜鱼、私家烘焙等。在市区,“大嘴姐姐私家烘焙”、“椒麻椒辣美食”以及“卷卷屋”等微信号,粉丝群体人数均超过5000以上。为了不断增加粉丝,本土微信号也在以各种形式互动,甚至结为联盟,进行互帮互助的“互粉”行动。同时,越来越多的微商开始以微信群的形式,实现合作共赢,像是吃货联盟、婚庆超级微信群、微店连云港商会等。
对于“粉丝”带来的火热经济效应,市工商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兴的微商不失为一个好的模式,在“微时代”里,诸多传统行业通过微商渠道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怀揣创业梦想的人们通过微商平台得以创新创业;许多手工艺者通过专业的服务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微商之路如何才能走好走稳
和很多地方一样,港城的微商始于个人,但随着一些月销售额过亿的微商品牌的崛起,团队化和集团化作战方式让微商竞争日趋激烈。于是,一边是并不明朗的微商市场,乱象丛生,一边是激烈的竞争环境,同行似乎每天都在新增,港城的微商们究竟靠什么赢得市场青睐?“客观地说,微商乱象的确存在。特别是一些人为了销量,忽略商品的质量,忽略客户服务,无限量地透支了商业信用,破坏了微商整体信誉。”大嘴姐姐私家烘焙经营人蒋婷婷说,在她看来,微商之路想要走好、走稳,良好的信誉和商品的品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
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随着微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微商开始走上实体之路。用微信经营自己的私家烘焙1年多后,蒋婷婷在市区主干道附近找了一个门店,经营起实体餐馆。在她看来,这么做就是为了给客户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而这和微信营销是相互作用的。
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营业者,还是微商,“粉丝”的眼球效应固然重要,但想要持久经营,占有市场,依靠的永远是诚信经营、服务至上,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个性化服务。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缺乏统一监管,没有形成清晰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所以乱象丛生。微商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走上一条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微商需要倡导自律健康的发展,并积极研究新规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发展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一支新兴力量。”微商连云港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