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微信朋友圈里,大家都忙着互相砍价,砍价的商品从手机到白酒,甚至移动POSE机,可谓五花八门。但在热闹的背后,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意地以低价拿到砍价商品,朋友及自己的个人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暴露,甚至还有人被骗了钱!(详见今日本报07版)
微信砍价,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它奠定在“熟人经济”之上,站在“微商+”的风口,抓住消费者“廉价消费”心理,延伸微商经济链。利益驱动本无可厚非,但是,“砍价至零”的诱惑极可能藏着猫腻,超出限度的“馅饼”或是一个陷阱,这应该也是消费学常识。微信砍价的变味,给微商再次敲响警钟。
微商正在经历“劣币驱逐良币”,最典型的当算“微商传销”——一份工作,做好了可以月入10万、108天买奔驰、6个月买房,而投入只要几千元,坐在家里就能创业,这样的工作您想干吗?这样强烈的诱惑和眼球刺激让很多暂时无业或想要创业的人怦然心动。从今年5月份开始,持续火爆了近一年的微商骤然降温。暂时,尚不能断定微商的今后命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见“微”知著——任何创新抑或创“薪”的营销模式,如果不能够顺应市场、不遵从市场规则与规律,都是难以为继的,最终都会沦为市场的“弃儿”。
走出“熟人经济”,经营模式才更成熟。“熟人经济”并非成熟的经济业态,从熟人社会向契约社会过渡,是社会转型的内容之一,这就决定了“熟人经济”注定要被契约经济所替代。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如果规则意识淡漠,便潜伏着“杀熟”,比较容易形成“不良经济”。走出“熟人经济”,前面更是一片天。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认为的,只有当一个社会成为一个“陌生人社会”的时候,社会的发展才能依赖于契约和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通过制度和规则,建立起彼此的关系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