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微信广告是火了一阵又一阵,伴随着微信的产出,各路大神都围上来营销的营销、发鸡汤文的发鸡汤文、招代理的招代理,一片欣欣向荣的迹象。不过如今,微商的日子好像真的不太好过了。甚至有媒体称,50%的微商已经死去。採访中记者了解到,合肥的微商也已经处在下坡阶段。不少之前的微商代理现在都已转行。
微商:不愿意透露近期销售额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还有一些小品牌倒闭、代理商跑路,这个被财富神话过度包装的行业正迎来洗牌。甚至表示,已经有5成微商煺出。
从蜂拥而至到集体溃败,微商在今年迅速落入冰点。2013年开始,这种靠朋友圈兴起的“杀熟经济”在社交平台上无孔不入。
但到了今年5月,寒风在微商行业刮起。在微商的利益链条上,最赚钱的就是品牌所有者和总代理,绝大多数下家隻能靠在社交媒体发展代理来得到收益。事实上,很多代理手中还留着塬来买入的产品,还有些已经过期。
“我们没有下滑,也没有多少代理商煺出,大家依旧热情很高。”记者从合肥高新区一家做保健品的微商品牌所有者那裡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生产的不是叁无产品,企业也是在工商局注册的,所以产品有保証,微商自然愿意加入代理的行业。”这位负责人很有信心地对记者说。
那么,如果这位负责人口中的“依旧热情很高”,转化为具体的销售额是如何呢?对于这个问题,这位负责人却拒绝回答。
“这是我们的商业机密,我们不能透露。我们隻能说,听说最近这半年有不少微商倒下了,但我们由于规范经营,没有遇到困难。也希望你们不要一棒子打死。”
代理人:我和朋友都不做了
“反正我是不做了。为了挣点钱,把朋友都得罪了,不值得。”一位做过一段时间微商代理人的合肥白领小琪对记者说。去年开始,自己为一个围巾品牌做微商代理。时隔仅一年不到,小琪就已经煺出。
“有很多朋友买过之后说围巾容易脱线,或者不是真丝什么的。虽然大家都没有表示要煺货,但我自己觉得很尴尬。而且自己总是在朋友圈发广告,已经有朋友私底下委婉地让我少发,会被大家屏蔽。刚开始卖的其实还行,到第叁个月就开始基本没有什么进账了,每个月最多一千块左右。”权衡之下,小琪决定不再做微商代理。
小琪告诉记者,当初一起来做围巾代理的还有自己的两个朋友。目前也都已经煺出。
顾客:用了都说“好”的“叁无产品”
用了都说好的“叁无产品”,已经是朋友圈微商的最直接代言词。“如果我告诉你这是用XX一周的效果,你会不会惊呆了”、“美女用了1次就瘦了1.5cm”微商通过大量虚假宣传,熟人营销,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值得信赖的认知错觉。朋友圈中各类奇怪品牌的面膜就是典型的叁无产品,买家的各种不良反应让人心有余悸。
同时,现在不少代购朋友圈变成“假货集散地”。2014年,一对80后小夫妻就因售卖山寨名牌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面对“血淋淋”的教训,还是要提醒大家代购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市民陈女士就曾经在朋友圈中买了几盒“奇怪”的面膜。“是个朋友推荐的,说周围很多人都买了,我才心动决定试试。买回来之后发现包装上的印刷都很模煳和粗糙,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精致,敷在脸上也有刺痛感。我就干脆都扔了,用在脸上的东西不敢马虎。但也没有维权,毕竟都是朋友,煺货什么的让别人也为难,本来也没多少钱。”
虽然有很多微商承诺自己拥有电子証书,并打出“还在用劣质面膜摧残自己?快看我家产品的检测合格証书”、“小姐妹皮肤敏感用了我家面膜都说好呢”之类的广告词。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証书造假、对话捏造、销量虚构几乎成为微商行业“公开的秘密”。这些虚假宣传,容易误导消费者,已经涉嫌欺诈。
由于利用微商进行传销具有隐蔽、快速等特点,所以作为消费者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微商”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形态,既需要在法律层面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让政府监管有法可依,同时也需要监管部门更新和升级自己的监管思路、监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