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没有耐心读微信里的长篇文章,尤其是一些深度、严肃的文章。日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5中国手机网民微信自媒体阅读情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情感语录、养生、时事民生占据了公众号关注热点的前三名。而新榜等各类榜单的数据也显示,阅读量最多的文章往往是这么几类:养生、情感、八卦。比如一篇分析明星情史的文章,轻轻松松10万+,但你很难想象一篇关于鲁迅杂文的独家解读可以达到这样的量级。缘何如此?
从书本到微信,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在于阅读的介质发生了改变:由纸张变成手机。随着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不再只是一个接听电话、发送信息的通讯工具,它具备了满足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方方面面需求的功能,它成为我们的“器官”。每天一醒来,关闹钟、看天气、查看邮件或微信;出行时,用打车软件;工作之余,听听音乐、刷刷新闻;下班了叫下外卖,看电影可以用团购……
手机自然也改变了阅读。最早是抱着一本书正襟危坐地翻看阅读,到后来可以在PC端或者kindle上阅读,到现在,小小的手机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阅读需求,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无时不刻地打开手机阅读。“随时随地、无时不刻”意味着我们阅读的场所、阅读的时间发生了变化:走路、等公交、上厕所、会议中、逛街、排队、吃饭……几乎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拿手机进行阅读。
“随时随地、无时不刻”自然是方便快捷,可这种快捷也破坏了阅读的仪式感。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写道:“学习阅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学习‘破解密码’的过程。当人们学习阅读时,人们是在学习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身体静止不动。自我约束不仅对身体是一种挑战,同时对头脑也是一种挑战。句子、段落和书页一句句、一段段、一页页慢慢地翻开,按先后顺序,并且根据一种毫不直观的逻辑。”
诚如波兹曼所说,传统的阅读本是庄重的行为,它要求“身体静止不动”的认真与专一,需要“自我约束”的自制,需要“对头脑也是一种挑战”的判断与思考;而阅读是“句子、段落和书页一句句、一段段、一页页慢慢地翻开,按先后顺序,并且根据一种毫不直观的逻辑”,有顺序、讲逻辑。但现在,坐在马桶上的三五分钟时间里,你都可以打开五个不同的APP,走马观花十篇完全不同类型的文章,不需要顺序,也不讲求逻辑。
阅读仪式感的丧失,阅读仪式的轻薄,决定了内容的轻薄。文章要简短、轻松、有趣,无缝对接于人们的每一个碎片化的时间;与书本的“慢速度”不同,手机就在尺幅之间,滚条的滑动迅速,最好是一小段文字配一张图片的速读文体。应运而生的就是微信的“公号体”:快阅读、轻阅读、易阅读;知识的碎片化,消解了阅读的难度和知识的“系统性”与“深刻性”;反智主义倾向,只需浏览,不必细究,只需相信,无须追问。
在波兹曼看来,阅读可不仅仅是看看文字这么简单,它还关乎着逻辑和修辞传统的习得,关乎娱乐与严肃的边界,甚至影响着愚昧与开明、专制与自由的博弈。他担心我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担心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担心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微信时代,我们尤其需要重拾传统阅读。比起公号里的无数10万+文章,我们更需要的是一张安静的书桌,一本书,一份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