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小程序”便是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也有人说“小程序”是张小龙为下一代物联网来临前进行的准备。而作为郑州小程序开发的小编则认为远不仅如此。小程序正在将微信打造成一个类“OS”系统,承纳百川,志在万物。
自16年甚至更早的时间点开始,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红海的博弈阶段。人口流量红利逐渐消逝,诸多公司从 “经营流量”转向“经营用户” ,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超级用户思维”。所谓 超级用户思维 ,指的是不仅仅关注我拥有的用户量级,更关注我有多少超级用户(付费的or高认知的or高粘度的等等)。
同时,诸多产品也从抢占 “用户量” 转向抢占 “用户时间” ,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国民总时间”,你的App占据了多少国民的时间,来衡量你在市场的竞争情况。
对于微信来说,也很难去满足于日活数亿的现状。日活的增长量几近瓶颈,那么粘度和时长以及打造 超级用户 ,则对于微信而言是新的重任。而小程序,正是通过提供无数用完即走的产品,让用户能在微信上完成更多操作、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 有事儿,别下App了,来找微信。并且,在线上流量几乎难有增量的今天。诸多产品都杀到了线下,不论是新零售的火爆还是移动互联网强势布局线下,都是因为线上获客成本剧增,而线下却如同蓝海。
小程序,是以二维码为入口,我们可以将二维码想象成一个物体上“单纯意义的识别物”,由一堆编码构成。未来,世间万物都可能会有其独特的编码。人类可借助相应的载体进行控制。而小程序,正是在布局这些万物的编码、万物的入口。